课程汇报 | 清华大学校史馆概念改造设计研究

作者:清华考研时间:2022-08-04 09:09:46

 

_

 

 

清华大学校史馆

概念改造设计研究

课程汇报

 

 

_

 

 

 

 

 

 

作业要求:以清华大学110年校史为蓝本,进行展示策划设计及空间塑造

 

设计范畴:脚本策划,展示设计,景观设计

 

课程周期:6周

 

任课老师:范寅良

 

 

汇报展介绍

 

如果展示的灵魂在于策划的话,那么“逻辑”与“价值观”的融入就是赋予了展示设计一座高而深远与观者的沟通的桥梁。展示策划不仅需要重构内容逻辑,还要搭建“序”与“续”。以此将展示内容与社会痛点,观者兴趣,体验节奏进行链接,进而把控观展后的社会影响以及价值观传递效果。每一个展示策划都不可复制,都存在着与众不同的特点与存在价值,而设计的角度的多样性也导致了叙事方式的多样性。本次课程我们不强调形式塑造,我们不强调技术堆砌,我们不以深入程度为重点,而更在乎脚本的策划与逻辑的重塑。本次课程以清华大学110年的历史为蓝本,以现有校史馆的空间为基本载体,美99班13位同学以个人或者小组的方式对校史脚本进行的深入的分析和梳理,将建筑和室外景观同样进行了统筹设计。寻求“暗线”与“明线”的组织逻辑,探讨“戏剧性”的观展体验,传递“又红又专”等清华精神。结合校史背后的故事,力图客观的,真实的,写意的为清华大学校史营造不可复制的空间世界。美99班的13位同学历经了6个辛苦的星期,每个人都反复多次进行脚本的推敲,空间的塑造。希望就此能体验展示策划的魅力与震撼!

                                       ———范寅良

 

 

 

作品展示

 

 

麻润瑜

 

核心理念:

港湾,精神统一,流动空间,潜在性传达

策划逻辑:

本方案基于对校史展示的意义重估展开。通过对脚本的创意重构,重新构建了校史第七八章的展览空间与校史馆的周边环境,营造了一处将个人与校园历史融合的“港湾”,以期实现校史的生动传达与校园精神潜移默化的传承。

 

以下视频来源于

2019级清美工业系

 

视频演示

 

何畯颖 周清玥

 

核心理念

“厚土底蕴,源远流长”

 

策划逻辑:

我们采用了源自“水木清华”中的水木元素进行了一二层的主要设计,以历史大事件为节点连接构成展馆的时间框架。设计中总共涵盖了四种元素“木”“水”“行”“光”分别对应展馆的一层、二层、二层楼台、顶层天窗的结构设计。其中,主元素“木”象征着清华百年来厚重的历史根基,“水”则象征着清华的文化源远流长生生不息,“木固水,水养木”,既有对过往历史的沉淀底蕴,又能迈步迎来充满生命力的新时期。

 

 

 

 

饶栩凌琦+马潇

 

 

 

策划逻辑:

顺着逻辑生成的体块有一种自然的魅力:

是内容上顺理成章、浑然天成的隐喻之美;

是形制上自然而然、不加修饰的构成之美;

更是内容与形制气韵想通、彼此呼应的交融之美。

我们试图通过脚本生成一套清华特色的独有逻辑体块,进行校史馆场地的空间再造

 

借助空间蒙太奇的手法,我们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

让校史馆体块与公共空间相互连接,

让不同时空节点相互交错。

这是清华大学的校史馆,也是每一个清华人参与的历史。

 

 

伍涵

 

 

 

核心理念

校园历史在校园 趣味科普 身临其境

策划逻辑:

本软件基于AR、GPS技术,意在给校内外人士提供趣味性十足的清华校园历史的科普机会,让校园历史科普不再枯燥无味,以及局限在校史馆中。

以下视频来源于

2019级清美工业系

 

演示视频

 

潘一诺

 

 

核心理念:

续写百年,共奏华章

策划逻辑:

如果说百年的历史是清华厚重的沉淀,那么今天的清华就是当代清华人展现风采的舞台,校园里的每一个人都是历史的创造者,新时代清华的校史是所有清华人共同奏响的华章。此次校史展以“续写百年,共奏华章”为主题,将展厅塑造为容纳每一位参观者的舞台。通过“当代清华人的舞台”、“续写华章”、“生命绽放”和“你我的舞台”四个篇章,展现新时代清华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带领参观者走进如今的清华校园,感受当下清华人的不懈努力和精神风采。

 

 

 

梁雨佳

 

 

核心理念

红砖&阶梯


策划逻辑:

本次选定“阶梯”这个意象作为设计元素,人流动线随着贯穿整个建筑的阶梯一起向上,从西南联大时期的艰苦岁月到改革开放后学校日新月异的发展,最终随着阶梯上至顶层平台眺望此时此刻你所在的清华。回顾百年历史,坚实沉淀,乘势而上。

 

 

 

 

 

粟艺薇

 

 

水木华堂——清华大学校史馆改造设计

 

核心理念:水木清华,水木华堂

 

策划逻辑:本次改造设计以校史“水木”为主线,将第七章、第八章新百年清华的文案紧扣其中。

水海涵万物,自强不息;象征校史馆中如水一般包裹着观者的清华历史底蕴。

木坚韧不拔,厚德载物;象征清华栋梁之才如树木一般蓬勃向上的青春意志。

 

 

 

 

胡文钰

 

 

核心理念

大师精神、陪伴、指引、贯通、时空对话、螺旋上升


形式逻辑
1、外部建筑:抽象而流畅的的弧线表达大师精神的陪伴与指引,在潜移默化中对万千清华学子的深远影响。
2、内部展览:流畅的动线与螺旋楼梯或时空虫洞体现历史长河的连贯与时空螺旋上升的联系、对话。
3、活动空间:贯通校史馆南北的活动空间打破了原有空间的隔阂,使新清华学堂与六教等校史馆南北建筑连贯起来,体现大师精神融入校园每个角落、链接整个清华园。

 

 

刘茜

 

策划逻辑:

室内的展示设计将校史中比较重要的事件以场景再现的方式在一一个小空间内展现出来,让观者以当事人的视角去了解校史,体现了目前当代网络技术如此发达的情况下,对“在线”和“在场”的思考,对线下历史博物馆必要性的思考

建筑形态抽象了对历史“在激流中勇进”的概念,建筑内外统一,讲述了清华大学不断奋进开拓的历史故事。

 

贺春蕾

 

核心理念:

水木来信

策划逻辑:

莘莘学子于此交汇,再一往远方。依据校史馆现状问题,以“水木来信”为切入点,传达过去与现在的清华校史。

如果清华来信,你我亦是笔墨;打开它,就是打开一段水木时光之旅,进行一场无限延伸的、我们与清华的“对话”。

 

 

 

 

赵汉森

 

 

核心理念:

传承,基石,栋梁

策划逻辑:

‪清华大学本身就好比一个屹立不倒建筑体,中国古代建筑结构可简单分为,地基,台基,栋与梁,不妨可以通过这种结构,房屋是清华所取得的成就,自身改革和清华精神则是发展的重要基石,而梁与柱是为清华大学和国家做出贡献的杰出人物,他们连接着清华精神与卓越成就,可以采用倒叙的形式,以“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视角,观众由表及里的探索清华的根本,任何发展都离不开精神基础,每一个成就的背后都有着清华精神的缩影,观展的过程就好比向深处探索的过程,发掘的是清华大学的精神与根本‬

 

以上文章来源于2019级清美工业系 

作者美99班全体师生

 

 
 
 
 
 

 

 
弘时教育以考研、考博、留学为主体,面授+互联⽹在线教育为平台的⾼端升学培训品牌。机构秉承 ‘弘艺尚德 与时并进’ 的教育理念,致⼒于让本科学⼦⾼分圆梦、升学名校。
 

欢迎学⼦来校⾯对⾯咨询,做⼀对⼀升学测评规划,订制你专属的考研、考博、留学升学⽬标和课程规划

 
弘时教育,始于⾼端,专注成绩,名校上岸,期待有你!

 

下一篇:2022清华美院线上展分享(一)| 雕塑系许正龙教授指导的研究生毕业创作
上一篇:课程汇报:“展示设计的灵魂-策划”科普展示设计研究
返回顶部小火箭